龍潭介紹
井岡山
龍潭坐落在井岡山北面,
黃洋界南麓,距
茨坪7公里。這是一個以群瀑集聚為顯著特色的景區,素有“五潭十八瀑”之稱。主要游覽景點有:龍潭、
金獅面、、
小井紅軍醫院、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等。 “五潭十八瀑”潭潭無俗水,瀑瀑似神女,隨景暢想曲,千姿心中意。 攬云臺,將云彩懷抱,似蓬萊天臺。這里懸巖峭壁,常年云騰霧繞,稱為攬云臺。往峽谷中觀看,可見“思遠”而字,嶙峋石壁如抓,稱為“龍爪”,古樹奇花綴滿山谷,令人生出奇險之感。
“五潭十八瀑”潭潭無俗水,瀑瀑似神女,隨景暢想曲,千姿心中意。攬云臺,將云彩懷抱,似蓬萊天臺。這里懸巖峭壁,常年云騰霧繞,稱為攬云臺。往峽谷中觀看,可見“思遠”而字,嶙峋石壁如抓,稱為“龍爪”,古樹奇花綴滿山谷,令人生出奇險之感。龍潭景區坐落在井岡山北面,黃洋界南麓,距茨坪7公里。這是一個以群瀑集聚為顯著特色的景區,素有“五潭十八瀑”之稱。主要游覽景點有:龍潭、金獅面、、小井紅軍醫院、小井紅軍傷病員殉難處等。“五潭十八瀑”潭潭無俗水,瀑瀑似神女,隨景暢想曲,千姿心中意攬云臺將云彩懷抱,似蓬萊天臺。這里懸巖峭壁,常年云騰霧繞,稱為攬云臺。往峽谷中觀看,可見“思遠”而字,嶙峋石壁如抓,稱為“龍爪”,古樹奇花綴滿山谷,令人生出奇險之感。
井岡山龍潭鷹嘴巖臨龍潭
觀海臺,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漢燦爛,若出其里。”進入景區約一百米,但見一塊三面凌空的巨石伸向半空,稱為“觀海臺”或觀景臺。一眼望去,有如碧海,時有山嵐云靄布滿山谷。旁有巨石如鷹,稱為鷹嘴巖,酷似雄鷹展翅飛向大海。井岡山龍潭長壽泉喝一口長壽泉的水,讓你健康萬萬年。
井岡山龍潭碧玉潭
叢林之中,羞藏小家碧玉。碧玉潭的瀑布水從小井山澗五神河溪水飛流直下,猶如一條白練凌空垂掛,噴珠吐玉,氣勢磅礴。瀑布跌水高近70米,崖壁中段褶皺,酷似一觀音坐在蓬花上,在簾中沐??;又似一座觀音坐蓮,側左身雙手捧著凈水瓶將甘露灑向人間。這是井岡山最壯觀的瀑布之一。
鎖龍潭
鎖龍潭又稱金鎖潭,金鎖潭的瀑布掩映在深邃的幽谷和杜鵲林中,水聲諳啞,碧水泱泱,汀芷競秀,委婉動人,好似未出閣的龍女鎖在深閨,羞于見人,特別耐人尋味。
井岡山龍潭珍珠潭
大珠小珠落玉潭。第三潭叫珍珠潭。瀑布從高空傾瀉而下,落差30余米,激起潭面水花四射,如同串串珍珠,在陽光下閃灼耀眼,美麗無比。五龍潭和金獅面兩個景區組成,是以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。五神河是龍潭“五潭十八瀑”的源泉。溪水沖擊小井峽谷后,陡然跌落絕壁之下,又連續飛下四級斷崖,形成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和深潭,這就是碧玉、金鎖、珍珠、飛鳳、仙女等五潭五瀑。
龍潭特色
龍潭景區停車場大門由三個巨大的大理石浮雕門拱組成,正中石拱寫著鎏金的“龍潭”二字,下方是五龍戲珠大理石雕塑。這五龍雕塑是在1996年建成的,他們靜靜地“戲珠”二十多年,與五潭五瀑一靜一動、一上一下遙相呼應。
時而宛轉柔情、千嬌百媚,加以綠蔭千層、崖壁如刀削斧鑿,莫不令人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是井岡山最值得一去的綠色景觀。
經過景區門票檢票口,沒多遠就到龍潭的園門口中,這是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先生所題“龍潭”,已經成為龍潭景區的名片
園門左邊是郭沫若先生所作詩詞《龍潭》。那是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之后,在同年的6、7月之交,現代著名文學家、詩人、考古學家、書法家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,根據毛澤東的提議,參觀考察了井岡山。7月2日,當郭沫若聽說小井龍潭,有可與黃山、廬山相媲美的瀑布時,便不顧年高,不顧患疾耳鳴,欣然親往。當年的龍潭景區還未開發,處于原生狀態。郭沫若一早起來就穿著白色短袖襯衫,灰白長褲,足登布鞋,
手上拿著一根井岡山方竹拐杖,興致勃勃地問陪同人員:“這里去龍潭有多遠?今天一定要下去!” 龍潭口以下便沒有路了。為了郭沫若的安全考慮,南昌軍事學校的學員奉命為郭沫若開道。于是眾人披荊斬棘,開出一條山路,并用棕繩系于樹上,陡險之處臨時充當扶手。郭沫若便沿著新開的險道,攀草牽棘,時仰時弓前進。費了好一陣功夫,灑了一路的汗水,終于只到達龍潭的第三潭。郭沫若箕踞在一塊大石頭上,不住地贊道:“美哉龍潭!”當晚回到賓館,郭沫若不顧一天爬山的疲倦,揮筆留下了七律詩《龍潭》一首:“井岡山上有龍潭,瀑布奔流疊作三。樵徑斷殘成絕境,軍工開拓免垂氈。三潭交響千峰靜,一井蒼穹萬木酣。土地歸農思雨露,潛龍焉肯鎖深嵐。”
走到覽云臺,巧遇在正在為汗流浹背的游客義務表演嗩吶的景區黨員盧建華,一曲《十送紅軍》激情悠長,游客們疲憊頓消,掌聲一片,大聲叫喊再來一個。
運氣好的時候游客還可能遇上江滿鳳在景區里一展歌喉,她在電視連續劇《井岡山》中演唱的《紅軍阿哥慢慢走》已是家喻戶曉,成為井岡山的紅色經典歌曲。
長壽泉,石崖縫里點點滴滴匯集出來的一汪泉水,表達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美好向往。
雄偉、肅穆的將軍峰也不知在這里聳立了多少年,他默默在守護在美麗的仙女,從不離崗。前些年還可以看到野生的猴子出來,在旁邊小山峰上曬太陽,這兩年出來得少了。
遠遠俯視龍潭索道,如一條青龍游走在深山峽谷中。
轉過一面大崖壁,突兀地出現在面前的是青龍瀑,它落差67米,上窄下寬,分三級飛瀉而下,在第二級靠左邊水花沖刷出一個十分形象的觀音坐蓮像,能看出來的都是有福之人吶。潭水碧綠,清澈晶瑩,猶似碧玉,故名碧玉潭。
站在這個位置可以看到索道在這里呈大角度爬升,落差之大可想而知。
一路往下,走到金鎖潭的上邊,巨大的石頭上刻著幾個字,這幾個字我曾經苦思幾天——沒認全,還好有高人指點才搞清楚。各位看官不妨試試認一下,認全的來井岡山,我請喝您井岡酒。
第三潭珍珠潭,名稱來源于謝覺哉先生1959年所題“珍珠”二字,赤龍瀑從30米高斷崖噴射而下,中間有一巨石阻擊,水花四濺,如珠似玉,在陽光下熠熠閃耀,美麗無比。
很快到了第四潭,也就是黑龍瀑(飛鳳潭),她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沒什么特點,而且只能遠觀,倒是潺潺流水幾個字能勾起人們無限想象:1965年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時揮毫而就,寫下氣勢磅礴的《水調歌頭·重上井岡山》。潺潺流水就是典出其中“到處鶯歌燕舞,更有潺潺流水”,形容了解放后井岡山人民安居樂業、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。
走過一段迴旋盤繞的階梯,向下走到核心景區中的核心景點----仙女潭,龍潭五瀑中我最喜歡的一個,也是井岡山最最經典的自然景點。她遠遠看去如身披長裙的仙女正在翩翩起舞,雙臂伸展自然,身材綽約,線條分明。在春夏時節豐水期時她會略顯豐腴,秋冬枯水期會有點骨感突兀,今天的她不肥不瘦,恰好展現婀娜多姿的曼妙身段。
走到這里整個龍潭的游覽基本結束,回程有兩個選擇,一是原路返回,那肯定是特別痛苦地拉,向上攀登大落差山路真的很辛苦;另外一個愉快的選擇是乘座索道,感覺就象瞬間滿血復活,能量滿滿,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下個行程中去。
旅游結束,愜意地坐上索道,心情大好,賦詩一首,兀自獻丑,博大家一樂:
《龍潭勝景》
深谷幽蘭仙氣飄,
壁立猿嘯萬仞高。
巨龍五擺落碧潭,
白云徜徉戲山腰。
注:金鎖潭的字 “日暮醉酒歸”,您認出來沒有?